发布者:发布时间:2020-05-26浏览次数:2137


走过春天,走进初夏,疫情下的云端授课不知不觉已三月有余。在这期间,国际学术交流英语课程教学团队积极应对在线教学的挑战,提升教育技术能力,开展集体教研,从课程结构、内容选取、教学活动设计、作业布置、课程考核等方面细化在线教学重点,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确保16个班级的线上教学有效实施。互动是影响在线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在线教学的一个难点。针对课程需要大量互动的特点,授课教师借助团队自建的spoc课程,采用直播教学立方qq的教学模式,实施同步与异步互动相结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等多元互动方式,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黄燕老师用直播平台,辅之以教学立方授课,采用提问、众答、互评、小测、群聊、小组讨论、小组汇报等形式,构建互动课堂,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在小组活动中,黄老师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做好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的充分准备。以小组汇报为例,教师提前发布相关课件,用小纸条告知具体要求提醒学生连麦功能等设备检查,并对汇报组提交的ppt给予反馈,组织学生使用屏幕共享功能进行汇报前演练,以确保在线汇报的顺利进行。为了敦促学生认真听取同伴报告,黄老师用教学立方编辑问卷,问卷涉及对汇报内容的理解及对汇报的评价,学生在听报告的同时完成问卷。课堂内小组活动开展紧凑,每一环节都设有时间节点,组内分工明确。以小组讨论为例,教师用分组功能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组员除了参与讨论、分享观点外,还分别担任联席主持人、记录员或报告人等角色,以提高分工合作的效能。活动结束后,教师予以反馈,并结合学生互评或自评等方法,以评促学。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情感需求,经常用言语鼓励学生,对学生进行积极正面引导,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教学效果得到学生的高度认可。


陈萱老师使用直播平台直播授课,主要采用“分享屏幕”功能,把ppt界面、音视频文件、群聊功能以及管理参会者功能都调出来,各占据屏幕的适当比例,以同时兼顾上课所需用到的各种交互及非交互界面。如果学生可以开麦发言,平台可以直接开麦;如果没有话筒,学生也可以选择在群聊界面打入文字交流。陈老师利用平台分组功能随机给学生分组,让同学们适应不同的交流对象;教师也可以随时进入各小组旁听和互动。此外,陈老师上课时还经常使用教学立方的“众答”功能。这一功能对于那些观点分歧较大的问题尤其有用。通过提前把答案设置为选项,教师便可以迅速看到学生各种观点的百分比,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



杨奕枫老师为了保证网络教学效果,除了关注单元模块整体教学设计外,更多地关注了课中、课后的作业设计。注重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层次性和多样性。作业形式包括个人陈述、录屏、配音等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完成作业的态度和质量便有了保障,学习潜能也得到激发。杨老师非常重视作业评价与反馈,采用教师评价和同伴互评的方式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与深度探讨。杨老师的评语不单调、不重复,将评语反馈当成是和学生一次次有温度的对话。



朱静怡老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网络学习注意力的特点,对课堂内容进行约15-20分钟的切割,每一段之间插入一定的测试、发言等互动活动,利用平台的连麦、分组讨论等功能增加课堂交互频度,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共同完成整个课程的建构。在实践中,朱老师反思并总结了几点互动教学体验:1) 教师课前需要将相关教学资料都上传教学立方平台,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预习任务,并在上课时及时检查预习效果, 以便进行针对性的课堂教学;2) 课堂互动不能完全依赖连麦,还可以利用对话区、教学立方“小纸条”等功能进行文字互动。课堂互动记入课程成绩,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3) 由于隔屏无法观察课堂的即时效果,教师需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与授课形式,例如增加相关话题的短视频,随机设置互动问题等。4) 课后教师需与学生积极交流,听取他们的反馈和建议。

春季学期即将结束,在这个特殊的学期里,课程团队的每一位教师都经历了从焦虑,到适应,到兴奋,再到从容的心路历程。一路走来,感谢教务处与大学外语部提供的教学培训与帮助,有感于同行们的携手共进和学生们的积极配合!目前,课程团队已做好学术英语听说期末在线考核的准备,努力获取真实的学习成效,以检验在线教学的质量。三个多月的在线教学实践给课程团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团队教师们将巩固线上教学的成果,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建设高质量的学术英语课堂。


供稿:大学外语部国际学术交流英语课程组



网站地图